保护区的利益超越边界的意义和展望 王献溥1 于顺利1 陈宏伟2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数量植被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2.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4) 摘要:保护区是人类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区的利益超越边界意味着保护区不仅是承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实体,而且还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保护区利益超越边界还意味着保护去不再是集中于关照自然、排除人类活动的一个独立保护实体,而被看作是包括自然、人类和文化相互作用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单元,这标志着保护去事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有许多新的认识需要明确,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本文就拟针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供有关方面参考。 关键词: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 有效管理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6)02专—0055—04
2003年9月,在南非的德班召开了世界第5届保护区大会,其主题为:“保护区的利益超越边界”。这意味着保护区不仅是承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实体,而且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单元。它不但要把自身的保护任务搞好,而且要帮助周边地区规划好土地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为繁荣地方经济和提高当地人名生活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保护区区域规划管理的新方向[1—2]。这标志着保护去事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今后就应沿着这个方向不断向前迈进[3]。这里,有许多新的认识需要明确,有大量的工作要脚踏实地去做。
1 保护区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从2003年联合国保护区名录中可以看出,全球已有保护区102 102处,占地面积1 880万km2,占地球土地面积的11.5% ;而在1962年保护区只有1000处,占地面积仅为240万km2,占地球面积的3%[3-5]。这样,经过40年的努力,地球受到保护的区域已从一个像英国国土面积的大小增加到像南美的面积范围,超过1992年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召开的第4届世界保护区土地面积10%的目标。但是,也应当看到,虽然保护区的数量增加了,但还有不少空白地区,例如海洋、湿地、湖泊、温带草原和荒漠等这样一些生态系统受保护的面积还较少。海洋和湿地保护区分别只占其面积的0.5%和1.54%,显然,建立新的保护区仍然是今后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量保护区建立之后,管理工作远远跟不上去,许多保护区不完全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不清楚究竟应归属何种管理类型,人力物力缺乏,甚至有些边界都没能正式确定,与周边社区联系不够密切,甚至矛盾重重。这样,就谈不上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规划和具体的年度计划。总之,保护区保护质量急需加强,迄今,物种灭绝的速度仍无减缓的迹象,不能不说与此有一定的关系。当前,有12 000多物种处于受威胁状态,需要从增加保护区的数量和加强其管理质量同时入手,才能完成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2010年使物种灭绝止步的目标[6]。我国的情况与全球的趋势类似,保护区的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04年底,保护区总数已达2 194处,面积为14 822.6万h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国家级保护区226处,面积为8 871.3万hm2。如果加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农田保护区、保护小区、文化和文物保护区等就更多了;同样,存在的问题是,海洋和湿地保护区的数量偏少,空白的范围较大,需要加快建设的步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管理体制难以理顺,管理条例和立法滞后,管理人员缺乏,投入经费不足,对保护区基本含义和要求的迅速发展认识不足,管理的质量自然就难以保证,急需进行必要的改革。 2 确信保护区的价值和作用
保护区是人类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它给人类所提供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是难以估量的,但是并非可以任意索取,需要人们精心的管护、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利用。不管是哪一种管理类型都是富有活性的。所有从事此项工作的人们是处在维护人类生存和安全的第一线,为防止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恶化,与陈旧的思想观念和错误的认识作斗争,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持续与和谐的社会努力,他们承担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创新性和美好的理想在吸引着人们。我国许多地方的决策者已经不再把它看作为一种负担或点缀,而是作为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并引以为豪。有些省已开始将之列入财政预算内,使工作人员能集中精力从事创新,不再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当然,这只是刚刚开始,需要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3 管理的有效性、迎接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
保护区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诸如全球气候变暖、人口增加、资源过度开发、城市化扩展以及环境污染和恶化等,这些对保护区的安全有严重的威胁,解决的办法只能从加强管理的有效性去考虑。这样,不但可减轻负面的影响,还可将之变为积极的动力,使丰富的资源变为商品,从而提高新的专业化水平。迎接这些挑战应集中在改善有效管理的质量上,这就要在完善管理条件上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制定管理措施和增强管理成效上下一番功夫。主管部门应建立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7-8]。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坚持这项工作,组织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决策者一起对各个国际生物圈保护区进行评估分析,共同总结经验,使保护区及时了解许多新的信息,效果很好。他们现在的许多进步、创新和独有的风格与这项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由主管部门来主持开展,可能效果还好。
4 发挥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中的作用
保护区对于实施千年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峰会所提出的2010年目标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与实施环境持续性、减缓生物多样性的流失和脱贫的相当多指标的关系尤为密切[9]。有些决策者仍然认为保护区限制其活动和渴望的现实,把保护区看作为是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障碍,这是不了解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在不断发展造成的。当人们了解了保护区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要遵循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的观点来规划保护区的任务时,它就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单元。现在,我国已有不少的保护区正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例如保护区可以提供特有的经济物种、竹木产品、绿化树种的苗木、花卉、蜂蜜产品、药物产品等,保护区还可以建立生物多样性产业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等。当今,很多保护区正充分展示自己的活力所在,为社会提供各种产品,不仅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自己也充满自信地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前进。
5 保护区要坚持实施“广交伙伴、利益公平分享、共同管理”的方针
保护区既然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单元,眼睛就不能只放在保护区本身狭小的范围内,还要关心周边社区的生态发展,要在保护区总体的生态发展规划要求下,帮助他们规划好土地的合理利用,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领导,争取社会各界人士包括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一切关心自然保护区事业的人们和广大公众,通过项目支持、捐赠、投资、咨询、合作等不同方式积极参与,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工作。如果这样,必将有条不紊地向生物多样性管护区的新建制方向发展[10-11],更好地实施共管机制。我国保护区当前的建制已出现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保护区与县级或乡镇级政府一体化、与特区一体化、科教单位管辖等,但大多数还是主管部门管辖或委托地方行政部门管理。究竟哪种形式较为适宜,利弊何在,应认真总结,以便根据不同情况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条例。
6 鼓励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区管理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它牵扯到每一个人,因此应鼓励社区和更多的组织参与管理。南非班德会议上特别鼓励建立社区管护区,而我国南方各地保护小区的蓬勃发展就是这种情况。它不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只要主管部门和乡政府支持,并给予一定的资助,社区就可通过村规民约管理起来,效果很好。而非政府组织特别是一些保护组织通过购买受威胁的保护区进行管理,在发达国家是常有的事[12-13]。当前,我国广大公众生态意识日益增强,愿意参与保护区管理的公私机构不断出现,应鼓励他们根据有关规定行事,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这样,保护事业将会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7 鼓励通过建立跨界保护区和姊妹保护区加强国内外的合作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并不受到行政边界的影响,无论是国际边界或国内的行政边界常常都是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的地区,而且彼此都建立保护区。为了使之管理的更好,建立跨界保护区共同制定统一的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加强彼此的合作共事,共同发展,而行政归属和管理机构都不需要任何改变。当前,全球已建立了跨界保护区169处,包括113个国家的666个保护区,是一个正在兴起的事业[14-15]。姊妹保护区的建立是加强国内外合作的一种好形式,在国内外可选择保护对象和性质类似的且工作较先进的保护区配对,以期通过合作共事相互推动、共同前进。欧洲自然和国家公园联合会在欧盟的支持下专门制定了一个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保护区,建立“伙伴和交流计划”,已建立了10多对姊妹保护区,效果喜人[16-17]。我国内蒙达赉湖保护区与俄罗斯、蒙古国边界的一些保护区建立了跨界保护区,内蒙锡林郭勒保护区域澳大利亚布鲁克马保护区,湖南省和芬兰的一些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保护区建立了姊妹保护区,做了不少工作,值得进行经验总结,为其它保护区提供参考,以期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8 保护区要多途径筹集资金
南非德班会议估算,全球今后30年需要投入200亿—300亿美元才能保证保护区的正常运转,而现在只能满足20%的需求[5],显然,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是不够的。由于保护是一项事关子孙后代的国际性事业,因此,除了政府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事业列入财政预算予以支持外,全社会各行各业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它的发展做出贡献。支持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诸如争取生态补偿、项目支持、捐赠、投资、援助、贷款、征收特别税、特许收费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保护区本身也应在建立生物多样性产业和发展生态旅游来获取必要的收入,这在许多国家和保护区都已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8-19]。
9 加强城市保护区建设
长期以来对城市建设保护区问题关注很少,主要认为没有足够的空间和保护的对象。但是,当今城市的规模愈来愈大,不仅拥有繁华的商业区、喧嚷的工业区和幽静的文教区、住宅区,还有辽阔的农业区、山地或海域。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不少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市,这样,保护区的建设就成为它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城市拥有像样的保护区,使其体现出当今人们迫切想往的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的目标,它将为生态市的建设向前推进一步,无论对维护城市生态安全还是繁荣城市经济都能起巨大作用[20-22]。我国四大直辖市都拥有一定数量的保护区和许多保护实体,如果能够把管理机制理顺,像修建楼房和修建高速公路那样重视,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把它们管护好,并模拟其组成,在市内构建相应的片林,城市的景观和宜居水平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23]。例如,上海虽然缺乏自然的景观,无从建设,但长江入海口的九段沙保护区的建立,已为其增添了不少风采;其实,帮助周边邻省的一些保护区建设或者通过建立姊妹保护区的形式,发展合作,也可谓自己所利用,例如为商业洽谈、为居民观光、度假等提供更多的选择。
10 鼓励热心自然保护的青年参与保护区工作
保护区大多地处偏僻山区、高原或海岛,自然环境虽然十分优美,但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管护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需要许多具有专业知识包括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人才参与工作。当前,许多大专院校都设有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专业,甚至已有专门的保护区学院出现,保护区等待着并欢迎这样的青年专业人才前往。有关部门应鼓励他们热情高涨地担负起这项事关子孙后代的伟大任务。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保护区确是一项新兴的事业,而且发展很快,不仅数量增加快,而且保护面积越来越大。也许有人会问,究竟要建立多少保护区才够用?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肯定不能说越多越好,如果不提高质量的话,就形同虚设。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不把保护区只看为单纯的保护区实体,而是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单元,这个问题就容易解决一些。按一个省级单位大小范围来看,实施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的保护区与以发展为主,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发地区来比,客观条件最多也不过是30%与70%之比。如果能把保护区的管理类型系统确定下来,数量多少就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了,因为任何区域都不是没有活力的区。一般来说,严格的保护区所占的面积不超过受保护面积的20%,而且分布均匀就很不错了[24-25]。德班会议把城市建立保护区看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如果在缺乏天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能模拟原生生态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恢复或重建某些片断,那么保护区与非保护区的差别就会大大缩小,各地就可根据系统保护发展规划和不可替代性分析以及生产发展的需要进行区域生态发展规划[26],以达到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Miller K .Balancing the scale: Guildeline of increasing biodiversity chance through bioregional management[M].Washing DC,World Resource Inatitute,1996. [2]王献溥,蒋高明.论保护区生物区域规划和生态系统管理[R].第二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主编:金鉴明).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7—221. [3]王献溥.世界保护区事业发展的新时代[J].天目山,2005,1:8—12. [4]Chape S.United nation list of protected areas ,IUCN Publications Service Unit[M].UK,Gland,Switzerland and Cambridge,UK.2003 [5]Sheppard D. The V th IUCN World Parks Congress[J].PARKS,2004,14(2):1—5. [6]Phillips A .Economic value of protected areas [M].IUCN.Gland:Switerland,1998. [7]Hockings M. Evaluation effectiveness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M].IUCN.Gland:Switerland,2000. [8]薛达元,郑允文.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评价指标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94,10(2):1—5. [9]Pisupati B.Bkodiversity and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M].IUCN Asia:Regional Biodiversity Programme,Srilanka,2003. [10]国家计划委员会等.中国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11]王献溥,崔国发.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2]Beltran J.Indigenous and traditional people and protected areas[M].IUCN.Gland:Switerland,2000. [13]Borrini—Feyerabend G.Indigenous and communities and protected areas[M]. Switerland,2004. [14]Sandwith T. Trans — boundary protected areas for peace and cooperation [M]. Switerland,2001. [15]王献溥,郭柯.跨界保护区与和平公园的基本含义及其应用[J].广西植物,2004,24(3):220—223. [16]Roby A A.New approach to rorest conservation[J].European Bulletin of Nature and National Park,1996,15:7—9 [17]Hayes S .Implementation of an exchang programme for protected areas in East Asia [M].IUCN Cambriage:UK.Publishing Services Unit ,2001. [18]Phillips A. Financing Ptotected areas:Guidelines gor protected area managers[M].IUCN. Switerland,2000. [19]Athanas A.Guidelines for financing protected areas in East Asia [M].IUCN.Cambriage:UK, Publishing Services Unit,2001. [20]Mcneely J A. Cities and protected atea:an oxymoron or a partnership [J].Parks,2001,11(3):1—3. [21]Phillips A. Nature in cities bildiversity and protected areas in London [J].Parks,2004, 11(3):12—15. [22]Barber C V. Securing protected areas in the face of global change. IUCN. Cambriage:UK, Publishing Services Unit,2004. [2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24]Mc Clanahan T.The limits to beyond boundaries [J]. Parks,2004,14(2):30—33. [25]Roe D.Ptotected areas:how much is enough [J]. Parks,2004,14(2):42—44. [26]王献溥,蒋高明.系统保护规划和不可替代性分析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1,10(1):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