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建文 苏英吾 卢立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兴安、龙胜三县交界处,地处中亚热带。气象观测是自然保护区本底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区于1979年在九牛塘(1200m)建立了临时气象观测点进行了持续两年的观测工作。本文根据猫儿山短时序列气象观测资料,并在收集其周边相邻县气象观测站和雨量观测点同期多年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经与长时序列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序列订正后整理而成,以期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山地气候特点及光、热、水等主要气象要素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进行初步分析和探索。 1 保护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1.1 太阳辐射 地理纬度决定着一地的太阳高度大小和昼夜长短,也就是决定太阳热量收支大小的基本因素。而太阳辐射和日照是保护区亚热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因子。 保护区地处低纬,位于北回归线(23??27′)附近,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直射时间长,投射到地面的热量丰富。保护区接受的辐射量为0.308卡/cm2·min,而放出的辐射量为0.284卡/cm2·min,因此,辐射量收支为正值。一年中以夏至日(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为87??37′;冬至日(11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低,为41??43′;因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动范围在41??~88??之间,昼夜变动约3小时(约10.5~13.7小时)。保护区到达地面的太阳年总辐射量达81.7千卡/cm2。 1.2 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是指大规模空气的运行状况,它使得气团发生移动时热量和水分得到转移和调整。因此,在宏观上对保护区气候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我国1966年中央气象局的气候区划,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 春季(3~5月),从2月以后,北季风逐渐衰退。太阳北移,太阳高度角增大;海洋暖湿气流逐渐活跃北上,保护区气温逐渐回升;但由于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南北季风彼此相持于老山界一带,对流性天气加强,使保护区降水逐月增多,特别是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升温不稳定,天气反复无常,寒潮、冷空气沿着湘桂走廊直灌而入,造成保护区长期阴雨和倒春寒天气。春初,云雾弥漫,雨日恒多,为雨量较多,气温较低,湿度较大,日照较少的季节。 夏季(6~8月),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6月上旬至7月上旬降水集中。但7月以后,副热带高压北移,降水逐渐减少;该季温度高、日照多、蒸发大。 秋季(9~11月),从9月起,南季风逐渐退缩,北季风向南伸展,受副热带暖高压控制,保护区晴朗少雨,昼夜温差大。随着北方干冷气团南侵逐渐增强,气温也缓慢下降,降水随之逐月减少。 冬季(12~2月),蒙古冷高压增强,冬季风开始暴发南下,气温急剧下降。往往霜雪迭至,盛行西北风,空气干燥,并出现冰冻天气。 1.3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保护区山地气候形成的决定因子。保护区地处广西北部,湘桂走廊一侧,是北方冷空气入侵广西的主要通道。由于地层褶皱强烈,沟谷侵蚀发育,地形深切分割,使得区内气候下垫面因子受地形制导。地貌沿构造线发育,地形复杂多变,区内河谷幽深,山峰挺拔,地形陡峭,相对高差在800~1000m以上,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m,为华南第一峰,山体相对高差达1861.5m。并在山的上部八角田、三十六包和通大坪等局部地区还有面积达数百亩甚至数千亩的山间盆地存在。整个保护区地貌属震旦系和泥盆系地层构成的背斜中山山地地貌类型,地势为中间主峰地段地势高耸,四周地势低下,并由中部和北部向东南部、南部倾斜,山系主脉呈北东至南西走向,并向周围放射出许多支脉,树枝状水系交错其间,纵横切割,水系极为发达,使发源于猫儿山的漓江(珠江水系)沿着向南倾斜的地势南流,发源于猫儿山的资江(长江水系)沿着向北倾斜的地势北流。特别是保护区中部横贯着一条北东至南西走向的老山界山脉,组成一道天然屏障,海拔多在1000m以上,由南向北的暖气流在此受阻。这种地形地势和水系的配置状况,引起了保护区水热状况的水平差异和垂直差异十分明显。 由于保护区山体高大,地形地势复杂,海拔高度直接决定了地表水热的再分配,导致保护区垂直气候差异大,在海拔1500m以上的气候与低海拔的气候悬殊,春秋季节,往往山脚干爽,山顶则大雾弥漫;寒冬腊月,有时山上和煦如春,山脚却冰天雪地;有时山上阳光明媚,山脚却白雪皑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