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积温 2.2.2.1 积温 随着保护区山地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日均温≥10℃的有效活动积温也相应减少。根据对猫儿山山系观测站的资料分析,年均温与≥10℃的有效活动积温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经检验,精度较高。求解后得出保护区年均温与≥10℃的有效活动积温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Y=113.75+329.73X 式中,Y为≥10℃的有效活动积温,X为年均温,相关系数r为0.98 2.2.2.2 植物的界限温度和积温 0℃是土壤解冻,可以进行营林生产的临界温度。保护区从2月3日开始至1月28日结束,持续时间为352天,≥0.1℃积温达4776.8℃。 5℃是喜凉植物开始生长,有干物质积累,喜温植物能安全越冬的界限温度。保护区从2月23日开始到1月2日结束,稳定通过的日数长达313天,≥5℃积温4604.2℃。 10℃是多数木本植物树液开始萌动,喜凉植物开始积极生长,喜温植物开始生长的界限温度。保护区≥10℃积温为4229.7℃,日均温≥10℃的初日为3月7日,终日为11月10日,间隔日数长达219天。 15℃是多数木本植物开始积极生长的温度。保护区≥15℃积温为3583.5℃,日均温≥15℃的初日为4月17日,终日为11月10日,间隔日数178天。 无霜期 无霜期是指一年中,从春季(或冬季)最后一次霜(终霜)到秋季(或冬季)第一次霜(初霜)的间隔天数。通常,无霜期越长,喜温植物生长期就越长。根据对保护区气象观测资料的分析,初霜日为11月18日,终霜日为2月15日,无霜期为274天,霜日为38天。 2.2.2.4 保护区垂直热量带划分 热量条件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是气候垂直地带性最本质的特征。本文采用国内气候区划通用的全年≥10℃的积温为主导指标,最冷月均温和年平均温度为限制指标,考虑到保护区山地实际及自然植被分布的基础上,确定保护区的山地垂直气候带及相应划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