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角怪”,其实是生活在猫儿山的崇安髭蟾(当然不只是猫儿山有),至于“角怪”的外号是什么时候得的…… 那我也不知道。 ▽直奔主题,“角怪”崇安髭蟾长这样~
“角怪”的“角”,即上唇边缘,眼睛下方的那几个小刺,在学术上,称之为“髭”,即胡子,因此叫做胡子怪可能也合适。 ▽眼睛下黑色的“角”,其实是“胡子”,啊不!是角质刺。
这些角质刺是雄性髭蟾的专属,繁殖期时,角质刺会因为激素刺激变得非常粗壮,成为雄性们争夺地盘和交配机会的武器。 ▽不仅脸上有刺,胳膊还很粗。
我过去一直以为崇安髭蟾的角质刺一般是1-2对,最近有专家说也有3对的情况,不过总归还是2对的居多。 对于幼年髭蟾和雌性,它们仅有不明显的“胡渣”,随着身体生长的持续,雄性的“胡子”愈发明显,变得“男女有别”,因此它们也是少数我比较有把握在非繁殖期能区分雌雄的蛙类。 ▽“小朋友”只有胡渣,嗯,小小年纪就有~
尽管拥有特殊的武器和粗壮的麒麟臂,但是生活中的崇安髭蟾无一例外都是大憨憨,常常呆在某处一动不动,又或者凝视前方,仿佛有什么好玩又或者好吃的东西会突然冒出来一样。 ▽就是这么憨憨,水里到底有什么看的?
崇安髭蟾不仅憨,而且懒,遇人打扰直接往地上一趴就完事儿了,实在烦得不行才慢慢悠悠地转身钻进草丛里……也不知道是不是遇到别的敌害也这么佛系。 ▽啊,有人?无所谓,趴趴住就不理你了。
▽实在不行我走成了吧,老拿灯照我,烦!
不过憨归憨,崇安髭蟾的颜值倒还是在线的。身体的淡紫配色比较吸睛,名字有蟾但皮肤没有麻麻癞癞,更有拟髭蟾属几乎全属标配的、上半区呈浅蓝色的大眼睛。 ▽憨是憨了点,但我眼睛大啊!
和很多蛙类当年产卵,幼蛙当年上岸活动不同,崇安髭蟾的蝌蚪要在水里生活三年左右。期间它们要不断进食,变成大胖子,才有足够的能量变态成蛙,登陆生活,也因此它们的幼蛙登陆时就比很多小型蛙类的成年体型还要大了。 ▽水中的某种髭蟾蝌蚪,大多数蛙类的蝌蚪从孵化到长出四肢只要数十天到几个月,而它们需要三年。
也许正是这种漫长的成长过程,让它们养成了佛系的生活态度(我瞎编的,蛙类又不是人,哪有什么生活态度)。不过三年的漫长蝌蚪生活,对于笨拙的崇安髭蟾来说,风险是相当大的,一旦这期间水源枯竭、环境震荡,很容易集体死亡。 ▽刚刚登陆的崇安髭蟾幼蛙,尾巴还未全部吸收。
好在它们采取了冬天繁殖的策略,这样至少受精卵不容易受到天敌的损害,蝌蚪的基数足够大,存活的个体数量也就有了相应的保证,让种群延续成为可能。不过话说回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对崇安髭蟾的了解还是很少很少的,尤其是繁殖行为和捕食行为,观察甚少。要研究和深入了解它们的生活史,除了在专业文献上寻找答案,还需要长时间蹲点观察,总之,还需要更多的投入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等我有了机会再来细细研究你们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