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山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水源,形成了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王国这座物种基因宝库。因此,有人说,猫儿山是一个生命的天堂。 1976年5月10日,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猫儿山林区保护站成立,面积为77平方公里。于是,保护猫儿山受保护被纳入法...
8月27日,桂林市龙胜县和平乡学区退休教师老吴与桂林空军学院地方生分院聘用老师老黄,打点行装,带上摄像机、照相机等用具,便从桂林出发进行一段野外旅行。然而,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在深入猫儿山丛林的过程中,竟然与死神擦肩而过,经历了一次惊心动魄的...
由广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科研人员王玉兵今年7月份在海拔1950米的猫儿山八角田铁杉林沼泽湿地中采集的一种植物标本,最近经过植物专家的科学考证,鉴定属兰科植物,是宽距兰属,宽距兰种。这是广西首次发现的新分布的物种。 猫儿山沼泽地发现的宽距兰 这种兰...
5月20日,多日下雨后出现了难得的阴天。于是采访组决定提前种植纪念树。 当日早上,记者来到兴安县一园艺场,挑选了3株高约6米的雪松。园艺场蒋老板请来了5名民工帮忙。因正值高温天气,已不怎么适合种植较高大的树木,因此,为保证成活率,蒋老板要求员工将...
本报讯(记者庄盈)6月4日下午,一位名叫黄葵的水果经销商带着30个箱子走进报社。一只只又大又新鲜的莲雾躺在箱子里。黄葵说,这些莲雾是她刚刚从农场里摘下来的,这是我的一点心意,给走漓江活动志愿者们路上解暑吃吧。 黄葵表示,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她特别...
晚报组织保护漓江大型公益活动走漓江的消息,不仅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也吸引了很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他们主动与晚报取得联系,要求从物质和资金上支持这次公益活动。 5月11日上午,晚报举行签约仪式,与桂林安厦房地产开发公司、彰泰房地产开发公...
寒冷、炽热、暴雨、生...
5月17日,本报收到市老年文化艺术团英姿鼓队队长李惠君老人的来信,记者看了很是感动。她是代表整个市老年文化艺术团写的,信中这样写到,老人们都很想加入到走漓江的队伍中去,虽然最后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但他们那颗支持走漓江的心没有变。他们说,他们想以...
4月下旬,本报领导及采访组记者开始寻找走漓江大型公益活动的启动仪式地点。原计划在山上漓江源所在的丛林中,结果两次实地采点都因上山公路不通而未果。考虑到安全、及在原始丛林不方便立刻纪念碑和种纪念树,加上考虑到山上多浓雾天气等原因,报社领导决定...
全国知名书画家托人送来墨宝 桂林母亲河五个大字将被刻于漓江源头,以让后人永记保护漓江 本报讯(记者郑利平 文/摄)走漓江越受关注,影响范围越广。两天前,市老年文化艺术团200多位老人积极为走漓江采访团加油,声音传到千里之外,惊动了北京紫禁城书画艺...
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
漓江是桂林市的母亲河,孕育和滋养了桂林这一方土地和人民,...
12月19日上午,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海芬前往猫儿山...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
11月28日至29日,猫儿山管理处党支部联合兴安县林业局党支部、...
202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