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猫儿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广西桂林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千年铁杉,后继有树 ——猫儿山保护区南方铁杉野外回归记

时间:2025-03-28 16:44来源:猫儿山 作者:张建华 黎斯琴  点击:
南方铁杉,松科铁杉属,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分布范围狭窄,作为一种衰退类型植物物种,南方铁杉群落自然更新能力极差,在阴冷潮湿的林下极难发现幼苗,群落极具脆弱性。在古老生物的避
     南方铁杉,松科铁杉属,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分布范围狭窄,作为一种衰退类型植物物种,南方铁杉群落自然更新能力极差,在阴冷潮湿的林下极难发现幼苗,群落极具脆弱性。在古老生物的避难所——猫儿山,有着面积不小的南方铁杉群落,自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一直在采取绝对的保护措施和不同科研方法以促进其更新。2020年,猫儿山保护区科研团队在育苗方面更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种子培育出南方铁杉幼苗,成活率高,幼苗生长良好。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五年磨一剑,精心呵护,千年铁杉后继有树。


南方铁杉群落。
 
       2025年3月下旬,猫儿山的原始森林到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在海拔1600米左右的庵堂坪一带,是此次100余株南方铁杉野外回归的重要区域。为了确保南方铁杉苗的移栽成功,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的干部职工和管护员们对移栽地点进行了细致的勘察和评估,对南方铁杉苗进行了严格筛选,采用科学的移栽方法,将幼苗移栽到种植坑中,为其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对于之前移植在此的数株南方铁杉,科研科工作人员定期对情况进行数据记录,包括株高、茎粗、根系发展等。“这株南方铁杉是2022年移植到这里的,当时株高测量是75厘米左右,现在株高90厘米,茎粗9厘米,”猫儿山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唐忠香与科研科工作人员一边做着数据记录,一边高兴地说,“猫儿山的南方铁杉,长势良好!”


猫儿山保护区工作人员移栽南方铁杉幼苗。


猫儿山保护区工作人员移栽南方铁杉幼苗。
 
       一颗南方铁杉种子在古树参天的森林里找到生根发芽的地方,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南方铁杉喜阳,成熟的南方铁杉生长在林冠最上层,但是林下长满了茂密的灌丛,还有厚厚的苔藓和落叶。南方铁杉虽然叫杉树,但属于松科,它的种子是一颗小小的松果,老鼠等动物也会来采食。为了保护和扩大这一珍稀古老物种,多年来,猫儿山保护区在九牛塘建立珍稀植物园,利用人工扦插繁殖技术培育南方铁杉种苗,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验,实现南方铁杉扦插成功,该技术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为种群落恢复提供了可能。
 
      在猫儿山八角田一带,科研团队为培育南方铁杉幼苗在与时间赛跑。与扦插繁殖模式不同,种子培育是一个新的课题,同时也面临更多的困难。“每次采种子的时间点,我们都很紧张,南方铁杉受气候异常和虫害影响,自然授粉成功率低,成熟后球果迅速开裂,种子易随风散失,人工采收窗口期仅7-10天。”猫儿山保护区科研科张科长介绍,“南方铁杉还需长达6-8个月的低温层积处理打破休眠。”南方铁杉种子休眠期长达数月, 种子萌发需持续湿润、弱光及20℃左右温度,自然条件下发芽率不足30%。常规催芽方法屡屡失败,猫儿山保护区的科研团队转而模拟自然环境,将自然阴干种子埋入湿润沙土冷藏。经过近半年沙土冷藏后,播种到苗床,近一个月后,首批嫩芽破土而出,最终近2000株幼苗在温室棚中舒展新叶。科研人员将小幼苗移入营养杯进行精心培育,但由于在移苗时没有带原土,因土壤微生物失衡濒临死亡。科研人员立刻采集了原生地土壤,重建生态微环境,移植在营养杯中的小苗才起死回生,2022年在九牛塘珍稀植物园进行南方铁杉移栽,成活率达到80%。他们用坚持和智慧,让南方铁杉的新生命悄然延续。



猫儿山保护区工作人员移栽南方铁杉幼苗。
 
     猫儿山漓江源附近静谧的森林里,两株相邻的南方铁杉墨绿树冠互相礼让,勾勒出一幅宛如亲密爱人相吻的美丽图画。苍遒青翠的南方铁杉,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的空间。它们用根系固化贫瘠山地,用树冠拦截云雾形成“水平降水”,成为高山生态系统的重要“水塔”。为了保护漓江源和生物多样性,猫儿山保护区工作人员将接力前行,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强智慧化保护管理,让古老物种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桂林乃至世界不断贡献猫儿山的生态保护和科研监测成果。


野外回归的南方铁杉幼苗。


 
南方铁杉树冠勾勒的美丽图案:“千年之吻。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